厌食是指儿童出现1个月以上的食欲不振,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。厌食的儿童多形体偏瘦、面色少华,但一般精神尚好。不过,若厌食病程太长则会导致孩子形体瘦弱、体重减轻、精神疲惫、抗病能力差。
小儿厌食主要与家长喂养不当导致的孩子脾胃纳运失常有关。《灵枢·脉度》中便有“脾气通于口。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”的论述,可见食欲的好坏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。小儿脏腑娇嫩,脾常不足,且乳食不知自节。《类经·痹证》提出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”的观点。
饮食不当是导致儿童厌食的重要原因,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:①饮食失衡,若家长放任孩子过量食用肥甘厚腻、生冷食物,或长期饥饱无度,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,表现为受纳运化失职,进而引发厌食;②卫生问题,若孩子经常摄入不洁食物(如“三无”食品)或有吮吸手指的习惯,可能引发肠道感染,出现上吐下泻等症状。反复呕吐腹泻会损伤脾胃,最终也可能发展为厌食。
针对孩子厌食,小儿推拿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脾胃功能,促进孩子的肠胃蠕动,改善厌食症状,具体手法如下。
补脾经
定位:拇指桡侧缘,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为脾经。
操作:家长拇指屈曲,循孩子桡侧缘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。
功效:健脾胃,补气血。
顺运内八卦
定位:内八卦位于手掌面,以掌心为圆心,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/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,在此圆周上,分为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离、坤、兑八卦,对中指根者为离,对掌根者为坎。操作:家长用拇指指腹自乾卦起顺时针方向运至兑卦200次。功效:宽胸理气,止咳化痰,行滞消食。
清胃经
定位:胃经位于拇指掌侧第一节,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。操作:自掌根向拇指根方向直推为清。操作时家长用食指、中指从孩子的掌根推向拇指根,反复操作300次为宜。功效:清中焦湿热,和胃降逆,除烦止渴。
推四横纹
定位:四横纹穴位于掌面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。操作:家长用拇指自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,反复操作100次为宜。功效:调中行气,和气血,消胀满。
顺摩腹
定位:腹部。操作:家长用手掌沿顺时针方向在孩子腹部摩挲3分钟。功效:健脾和胃,理气消食。
揉板门
定位:手掌大鱼际平面。操作:家长用拇指揉孩子大鱼际平面中点500次。功效:健脾和胃,消食化滞,运达上下之气。
捏脊
定位: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。操作:家长用拇指桡侧缘顶住孩子背部皮肤,食、中指前按,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,双手自下而上交替捻动。或家长食指屈曲,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孩子背部皮肤,拇指前按,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,双手自下而上交替捻动。捏3~5次。功效:调阴阳,和脏腑,理气血,通经络,培元气。
按揉足三里
定位:在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。操作:家长用拇指端轻压按揉孩子的足三里穴100次。功效:健脾和胃,调中理气,导滞通络,强壮身体。
揉中脘
定位:在上腹部,脐中上4寸,前正中线上。操作:家长用手掌或手指按揉孩子的中脘穴100次。功效:健脾和胃,消食和中。
揉脾俞
定位:脾俞穴在背部,第11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。操作:家长按揉孩子脾俞穴1~3分钟。功效:健脾和胃。(周文清 郑宏立)
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联丰优配-北京炒股配资-股票杠杆下载-股票网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